15923289911

行业新闻

“动产融资”模式扩容 供应链金融“脱核”加速

 发布时间 : 2023-12-16  来源 : 中国经营网  浏览次数 : 29

如何让供应链金融真正惠及链上的无数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资金供给与企业需求的错配问题,正在成为全市场的攻坚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近期在《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中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

上述政策对供应链金融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对订单货款、仓单质押贷款等“动产类”融资的“点名”,直击中小企业痛点。

相对于金融机构更“喜闻乐见”的不动产质押融资,动产融资一直存在资金与需求错配的问题。华夏银行、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等多家机构近期共同发布的《动产融资数字化仓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我国动产融资市场潜在需求达75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中小微企业动产融资需求迫切,动产融资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但摆在现实的一个问题在于,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和经销商,仍面临货品价值难估、货难管、难以处置等风险痛点。

《中国经营报》小编注意到,在政策和数字技术的助攻下,银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主体近年以来均在加大力度探索通过仓储数字化以及动产融资的风控创新。

“我们近两年在物流金融方面有一些探索,比如通过提单、仓单、运单‘三单’转换串联一些物流关键节点,在电子仓单融资上也进行了不少尝试。但整体来看,这个领域的市场有待进一步健全,参与机构也相对谨慎。”一家北方沿海城市城商行内部人士透露。

数字化动产融资加速

将5万余件家用空调的货物存放在德邦快递位于河南郑州的库房后,家电销售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凭借这些货物,获得了来自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张先生透露,这笔资金成功撬动了公司的家电业务动销,将库存周转率提升了23%。

事实上,相比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这样的资产结构决定了中小企业依靠房产和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不具优势。“银行主要是做不动产质押融资,因此这中间就存在一个需求和供给错配的问题。”前述城商行人士表示。

根据上述《白皮书》分析,动产难以监控,不仅面临质押物质量、价值评估等的标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还会面临虚假仓单的问题。近十年中,动产融资曾多次出现风险事件,令金融机构遭遇损失。这其中既有金融机构自身内控不严,也涉及仓储企业管理不规范问题。

事实上,在该领域,近年以来也出现了上海钢贸、青岛托盘事件、佛山铝锭案等风险事件,让金融机构接触此类业务时存在顾虑。

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创新合规实验室合规部主任朱永海告诉小编:“以仓单融资为例,质押物所有权确权难,货权变动频繁,追踪十分困难。库存货物品类较多,有的还有保质期要求,有的物品体积非常小,难以监控。出现风险后,有的货物难以处置,有的货物价格波动较大。”

而在效率上,小编了解到,传统的现货质押业务,强依赖于线下人工看货,且货物只能进行静态管理,每次货物质押、货物出库、押品置换都需要线下人工提出申请,拿纸质单据去仓储和金融机构办理相关业务手续,流程繁琐复杂、效率极低。

上述基于数字化仓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可视作破解此领域传统痛点的一种探索。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相关负责人向小编解释了上述业务路径——当张先生的家电销售公司根据自身经营和销售进展,来决定部分还款或全部还款的时候,京东科技则会通知作为监管仓的德邦快递实时释放货物,将货物出库交给家电销售公司进行售卖经营。

从效率上看,比如在货物入仓环节,商家即可申请融资,实现“入仓即可贷”。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对于京东零售的商家,1000万元以内的授信可自动秒批实时放款。

小编注意到,近年以来,银行机构及科技公司通过数字化解决仓储管理难题成为市场共识。上述《白皮书》就显示:“构建涵盖‘产业、生态、数字、科技、互联网、金融’六类动产融资生态伙伴体系成为解决动产融资的一大破题点。”比如华为近年以来也在产业供应链金融上投入较大。根据《白皮书》,“华为动产融资金融仓”即是利用华为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对仓库进行数字化监管,通过技术控货连通仓储数字化断点,解决了传统动产融资业务中存在的虚开凭据、重复质押、质押品真实性等问题。

行业标准化建设亟待补齐

从政策出台的源头看,动产融资的难点根源在于银行基于主体信用模式无法迁移到动产再融资的中小企业里去,供应链金融往往只能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无法“脱核”实现靠自身去获得授信。

前述城商行人士透露,银行机构的动产融资业务通常都通过银行内相关的供应链金融或产业金融数字平台,与产业侧实体企业的科技系统对接,对多方数据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完成授信和贷后管理。但整体看,仍存在一定业务错位。“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高,不会用到动产融资。动产融资的主要对象通常是生命周期较短的中小企业,很难沉淀主体信用。”该人士表示。

“在目前供应链金融产品中,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融资占供应链金融产品融资规模的60%,而其他产品业务发展缓慢。特别是动产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与场景高度相关,金融机构要通过场景穿透,全面了解业务背景和所处环境,针对性地建立风控规则,才能强化对典型场景的业务把控能力。”朱永海直言。

需要看到,供应链金融科技给产业链本身带来的价值,不仅局限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也应该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全链生产效率上发挥效能。

“我们通过将存放于第三方合作监管仓的货物作为质押物,实现了为商家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融资服务。不仅盘活了‘内场+外场’所有物流仓货主的库存,加速了资金周转,也为货主提供了更多的经营灵活性和发展空间。”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其透露,在商品准入和估值能力方面,可以结合线上销售数据系统化动态估值,利用历史真实成交数据、商品的价格波动、未来几个月的流通趋势等多个维度,来判定不同商品的价格及估值,帮助货物信用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在处置货物方面,当货物出现问题的时候,京东有大量的线下和线上处置渠道,不仅有综合性商品的处置渠道,还有京东逆向仓、爱回收行业的垂直类处置渠道。

在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看来,科技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的合作重构了商品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对风险的缓释非常有效,具备一定行业示范意义。将推动基于动产货押的信用评价体系,从主体信用向全程追溯、交叉验证、智能预警实现技术监管下的“物的信用”以及多维度、全链条数据沉淀形成大数据风控下“数据信用”进一步延伸,由此提高供应链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

同时,储雪俭也呼吁监管和行业应尽快推动以数字资产为依据的质押融资的标准。

小编注意到,目前动产融资的相关基础设施和行业标准建设仍然薄弱。有业内人士也曾统计,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一类存货资产,存货与仓单交易融资这类动产融资,尚无专门针对仓储和仓单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主管机构、缺乏统一的登记平台、没有国家层面的唯一标识……

而上述《白皮书》也提出,金融级仓储数字化分级评价标准、普通电子仓单要素标准、动产融资登记标准均亟须进一步统一。

在朱永海看来,“脱核”不是完全脱离核心企业,而是金融机构的授信模式由依赖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转变为依托与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间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等信息形成的物的信用、数字信用,这需要一系列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共同推动。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机构实现真正、普遍的脱核模式,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风控进入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