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应急供应链打通“生命线”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正式开建
12月26日,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在湖北省鄂州市临空区动工,总投资3.17亿元,占地149亩,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应急救援装备集配中心、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捐赠物资管理平台“三中心一平台”。
出席开工仪式的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以湖北之能助力全国应急之需,打造立体化、现代化应急物流网络重要节点,形成“立足湖北、辐射华中、支援全国、通联全球”的应急物资集散地。
应对危机时刻的关键物资保障
3年前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是巨大的,先后历经了医疗物资紧缺、生活物资供给困难阶段,在承受了供应链剧烈扰动阵痛之后,引发各界反思,应对极限考验的生产、生活要素保障能力亟需补短板,应急供应链不能留白,生命线不容断链。
2021年8月30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健全统一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省应急管理厅迅速行动,抢抓时间窗口和政策机遇,重点建设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等一批项目。
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是湖北省第一个应急管理重大项目,先后纳入《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 全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等多个国家和省级重大政策之列,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针对新冠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应急物资储备匮乏,物资供应调配低效等短板弱项,着眼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急管理部门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中生有,有中升优”建设应急物资供应链,使其成为关键物资保供的“稳定器”和“蓄水池”,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及其次生伤害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1.5个小时覆盖半个中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急物资库、装备库、捐赠库、分拣中心、供应链综合楼和直升机停机坪训练场。
“凭借国内国际多式联运体系,1.5个小时应急物资保障能覆盖半个中国,”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凭借区位优势,项目距离花湖机场直线距离2公里,距离鄂州火车站6公里,距长江燕矶码头5公里,距离高速公路鄂州出入口4公里,具备铁、水、公、空四位一体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快速投送能力。
鄂州花湖机场全年开通45条国内货运航线、10条国际货运航线,连通13个国际航点,国内轴辐式航线网络搭建成型,联通欧洲、北美、南亚、中东、东南亚、东北亚的国际物流通道加速形成。
“包括应急物资快速调运能力在内,共练就十大能力。”项目负责人称,尤其是全面导入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平台整合接入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实时信息,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实时信息,以及物流企业、运输企业、救援队伍等实时信息,建立应急物资生产、储存、运输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通过智慧管控“一屏尽览、一键直达”,让应急供应链“聪明”起来,“链”接能力更强,第一时间高效调配应急抢救资源。
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表示,在鄂州建设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能充分发挥湖北省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形成花湖国际应急物流港、国际应急物资集散中心、全国应急装备会展中心、国际应急物资捐赠管理中心的功能聚合,全面提升湖北省乃至全国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现代化。
应急供应链带动应急产业链
“小切口带动大产业,”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表示,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全省应急产业链式成长并促其延链补链强链,同时依托湖北省航空资源优势,带动全省应急装备租赁业和航空服务业发展,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注入新动能。
立足湖北省完备的制造能力和工业体系,全省多方面发力构建应急物资产能储备体系,建立了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以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形式为补充的储备模式,目前,湖北省共储备25个品种近5000万件的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
省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摸底,实行动态管理,明确重点企业、可转产企业,形成有效的保障产能和产能备份,结合灾情需要,确定供应商目录,并通过预留生产线、预储关键原材料、补齐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力短板等措施,建立并强化应急物资的产能储备,建立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多元化储备模式。让供应链无缝“链”接上湖北省应急产业,具有物资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的企业,真正与应急供应链“共舞”。
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为加快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提供有力支撑。